(一)見景不入景,而生消極。
      解:無信心,自我設限。
 
成語:劃地為牢
 
《妙法蓮華經》
「少智樂小法。不自信作佛。」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六祖法寶壇經》
「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
 
佛圖澄《金剛果論》
文殊師利敢問:「云何是明師口訣? 」佛言:「如來滅後,勒諸菩薩,傳佛心印,續佛慧命,各闡一方,開示未悟。有緣眾生,正因正果,正見正修,降伏外魔,破除邪見,修正功行,始終清靜,非根不度,非器不傳。
 
若有清信,善男善女,智慧高明,力求道者,數數親近,久久供養,下心參求,體性相知,方得以心印心,以道傳道。心心相印,祖祖聯芳,流傳不絕,是名天機口訣。有緣遇者,根無大小,皆成佛道。」
 
 
(二)入景太滿足,進取心巳停。
      解:安於現狀,不思進取。
 
《勸發菩提心文》
「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
 
 
(三)見景懶入景,日日望奇蹟。
      解:僥倖心理,不勞而獲。
 
 
《六祖法寶壇經》
「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斷。
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成。
 
(一)恒心毅力
(二)常行精進
(三)座言起行
 
「學道不難伶俐。難於慎重。
 發心不難勇銳。難於堅久。」
 
(一)恒心毅力
(二)常行精進
(三)座言起行
 
《老子》
「自知者明廣德若不足。」
 
《孟子》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一)恒心毅力
(二)常行精進
(三)座言起行
 
《老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ktakhk 的頭像
    boktakhk

    正課 課文分享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