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和同住 口和無諍
意和同悅 戒和同修
見和同解 利和同均
此六者- 身口意戒見利,通名和敬。
外同他善,謂之和;內自謙卑,謂之敬。
和敬者,和同愛敬也。
意:心意、想法。
和:適中、恰到好處、剛柔並濟的常道。
:互相協調和諧。
同悅:和諧共處,同感喜悅。
祖庭事苑五曰:
「六和:一身和,共住。
二口和,無諍。
三意和,同事。
四戒和,同修。
五見和,同解。
六利和,同均。」
在意方面,如何去修到意和同悅?
(一) 認識自己
假我- 識神
真我- 自性、良知良能
活佛恩師慈訓:
覺照真如面 念念性中存
靜則能朗現 亂則心落偏…
勤將真心顯 方悟有洞天。
(二) 學習四毋
論語—子罕篇(四)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絕:戒除。
毋意:不任意猜測。意-與臆(億)相通
毋:不。與(無)相通
毋必:不主觀武斷。必-必然、一定如此
毋固:不固執己見。固-固執,執滯
毋我:不自私為我。我-自私
詩云:
意向立定志氣高
和統萬物多忍辱
同體大悲原一性
悅目慈視豁達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