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寵: 得寵、寵愛

辱: 寵的相反

       受辱、羞辱

       侮辱、凌辱

 

老子道德經:寵辱若驚

何謂寵辱若驚?

寵為上。辱為下。

得之若驚。失之若驚。

是謂寵辱若驚。

 

(一)寵之害

     (1) 未得想得

     (2) 持寵生驕

     (3) 得意忘形

     (4) 得寵失寵 - 千方百計報復

     (5) 見人得寵,心生妒忌

     (6) 為得寵失去理智 - 爭寵明爭暗鬥

     (7) 失寵令瘋狂

 

(二)辱之害

     (1) 受辱生嗔

         仙佛: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2) 辱令人難受、痛苦、妒忌、報復、傷害別人

     (3) 辱令人失落、寢食不安

     (4) 辱令人智慧受障

 

如何面對寵辱?

(一)戰兢自持

     (1) 寵來時戰兢、謹慎、不沾沾自喜,修德。    

     (2) 辱來時要反省

     (3) 辱之由來 - 因果、緣份

 

(二)平常心 - 寵辱不驚

     (1) 人生寵辱交替

     (2) 臨事的反照

     (3) 去除我相

         偈曰:

         老拙穿衲襖  淡飯腹中飽  補破好遮寒  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  老拙只說好  有人打老拙  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  隨他自乾了  我也省氣力  他也少煩惱

 

(三)順逆感恩

     (1) 寵(順):少考驗、一切上天恩典,

                  感恩得道,佛堂學習,不敢驕傲。

     (2) 辱(逆):消除業障,煅練自己,

                  感恩不會受辱而灰心。

     (3) 訓練寬宏大量心

         

詩云:

得失寵辱總是空  世人迷網陷牢籠

為爭寵婞忘真我  到頭失落淚眼紅

莫如及早性王覓  跳出梵籠脫劫凶

世間痴漢多且甚  珍惜佳光渡愚童

人間浮名財與利  假境夢幻一場空

莫再愚迷早惺惺  放下榮辱逍遙中

人若無求心自在  長伸兩腳洒脫容

一性是真萬緣假  了斷塵緣返故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ktakhk 的頭像
    boktakhk

    正課 課文分享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