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稱心如意 - 驕慢心、貢高心
逆-違心逆意 - 嗔怒心、怨恨心
《尚書》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1) 明理修道,感悟無常,看淡世情
(多看經書,多聽道)
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
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
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佛說無常經》
(2) 用心修行,常行慈悲,念念為眾
發慈悲心,行慈悲心,住慈悲心
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
《大乘起信論》
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華嚴經》
若見空鉢,當願眾生,
其心清靜,空無煩惱。
若見滿鉢,當願眾生,
具足成滿,一切善法。
洗浴身體,當願眾生,
身心無垢,內外光潔。
《華嚴經-淨行品》
(3) 每日一靜,常察常省,觀心觀氣
氣動則心動,心動則氣動。
心清病自清,氣平魔自平。
及時省悟,冷靜應對,
非真非我,人生如戲。
一切法不實是如來覺。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