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瞞心昧己之過
意思:違背良心,暗中去做壞事是一種罪過
為何會瞞心昧己呢 ?
因為「利」 與 「慾」
利:令人智昏
慾:貪無厭足
錢字是從一金、二戈而成。
偈頌:二戈爭金殺氣高,人人因它犯唠叨,
能會用者超三界,不會用者孽難逃。
瞞心昧己的害處 ?
(一) 迷昧本性 做罪做惡
古語云:
善惡到頭終有報,
只爭來早與來遲
語云: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一個弄奸取巧,悖逆天理
良心行事的人,盡管得一時之勢,但最終都難逃天理果報
(二) 天理難容 必遭天遣
語云:
「人間私語,天聞若雷。
暗室虧心,神目如電。」
八大人覺經,第三覺知:
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
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 惟慧是業。
如何能做到不瞞心昧己?
(一) 敬畏神明 時刻監察世人之善惡
語云:
舉頭三尺有神明,
人在做,天在看
太上感應篇:
有三台北鬥神君,在人頭上,
錄人罪惡,奪其紀算。
三畏:
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四知:
天知、地知、人知、我知
畏天命:
敬畏天命,即敬畏天理,知有天鑑察,不敢行差踏錯
畏大人:
敬畏大人,即敬畏品格高上,有德之仕,
例如:老師,長輩或者父母等等,敬畏大人,就會循規蹈距
畏聖人之言:
即敬畏仙佛聖賢之經典及聖訓之教侮
(二) 時刻警惕己心念
天然古佛詩:
時刻專心真反醒,我執去除存正見
克己心念莫踄流,以覺為師稱良賢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