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 改毛病 除脾氣 斷貪 嗔痴
道- 真理 途徑
四吃-吃齋 吃苦 吃虧 吃氣
(一)吃齋
三厭:天厭-天上飛,一切的鳥類
地厭-陸上的走獸
水厭-一切水裡游;魚鱉之類
五葷-蔥 蒜 韮薤 興蕖
蔥傷腎、
蒜傷心、
韮傷肝、
薤脾、
興蕖傷肺
(一)啟發慈悲心
孟子云:「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
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
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語云:「我肉眾生肉,形殊理不殊。」
詩云:肉字本是兩個人,
迷人不知大口吞;
吃他半斤還八兩,
算來還是人吃人。
(二)免種因果
(三)身體健康
(四)有功德
活佛師尊慈賜素食詩:
素食清口當立愿,有愿有憑記先天,
三官大帝簿中記,此後修程大步前,
大愿抵住前孽債,免得修中擾心田,
老師保證爾前債,以後建功漸補填,
冤愆不擾好修進,家家又可出大賢,
有餘功德報先祖,立愿重要妙難言,
愿而不立無憑證,何佛敢作證人前,
雖然清口味清淡,物質清高營養全,
不含毒素精神爽,血脈清潔延壽年,
血壓不高心臟順,血管不堅不酸肩,
性命雙修無量好,佛體聖靈保成仙。
(二)吃苦
語云:上根之人,吃苦感恩;
下根之人,吃苦怨嗔。
(二)吃苦可了因果
語云:吃一分苦,了一分孽。
詩云:今世如許苦,總是前世做;
今世又不修,來世還如故。
(二)吃苦可了因果
(一)苦樂不住心
金句
(一)心常為自己打算苦,多為別人設想者樂。
語云:又驚千年無米煮,
又驚無命享千年。
(二)有情有欲苦,無情無欲者樂
(三)吃虧-不怕蝕底,不計較
一.吃虧得福
二.成就德性
南屏道濟慈悲:
好好力行要低心,處處謙下禮讓人,
吃些虧兒總無礙,更顯德性發揮真。
(一)佈施
詩云:財施猶如打井水,
明中去,暗中來。
(四)吃氣-受氣 被罵 受冤屈
語云:人爭一口氣,樹爭一層皮。
(一)煉心性
語云:天上果位人間定
(二)了冤孽
(三)化氣禀-怒 恨 怨 惱 煩
(四)吃氣-受氣 被罵 受冤屈
語云:人爭一口氣,樹爭一層皮。
脾氣要變志氣,意氣要變成才氣;
怨氣要變成和氣,生氣要變成爭氣。
(一)反省自己
古德云:念自己有幾分不是,即我之氣平;
肯說自己一個不是,即人之氣平。
語云:退一步海闊天空,
讓三分何等清閒;
忍幾句無憂自在,
耐得住快樂逍遙。
(二)觀心
不怕念起 只怕覺遲
六祖慈悲: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禪
(三)感恩心
詩云:修道四吃驗當前
從不怨恨樂心田
功德圓滿蓮台定
個中境界妙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