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子張問仁於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
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
;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恭—恭則不侮
為人能有恭敬的行為,則可不受人家的欺侮。
禮記:曲禮上 是以君子恭敬樽節,退讓以明禮。
孟子•離婁下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寬則得眾
為人能有寬厚的行為,則定可得大眾愛護。
《生死皆自在》,書的封面上寫了一段話:「遠去的親人已如一只飄揚的風箏,假如有一根線把它拉住了,這個風箏就會一直掙扎;祝福它,放下它,就讓風箏自在飄到它該落地的地方。」
信則人任
為人有信實的行為,則定可受大
家的信任。
經 云:信為道源功德母,
長養一切諸善根
人言為信:五常確守道之根
言出必行信本源
可以言而與之言 不失言
不可以言而與之言 失言
可以言而不與之言 失仁
不可以言而不與之言 不失仁
敏則有功
為人能有勤敏的行為,則做何事皆可成功。
所謂一日有修一日功 ,一日無修一日空, 行善積德要勤敏。
論語 里仁篇: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惠則足以使人
為人能廣施恩惠於人,則可使人心悅誠服地供你差遣使用。
論語 述而篇:
子曰「仁遠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