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仁慈心 愛心 予樂之心,

  

意思是帶給眾生種種身心快樂、話語和所做所為。像是:寒時得衣

  ,熱時得涼,饑渴得飲食,貧賤得富貴,行極時得休息等。所作所

  為一切能「給人歡喜、希望、光明」

  

三昧 - 又名三摩地,華譯為正定,即離諸邪念, 把心安住於一處,而內

        心不散亂的意思。

  

慈心三昧 -即專心致力於慈心,觀想一切眾生普遍(全面)蒙受喜樂。

           去除妄念雜慮遠離瞋恚怨憎的念頭,穩定安住在慈心

  

子曰:修己以安人

  

慈心三昧之源起

慈心三昧是白陽期彌勒祖師的主要修法,因此祖師便以慈爲名,稱爲彌勒(慈氏)。

  

賢愚經:「眾比丘圍繞著如來佛,各自皆悉默然地端坐於定中。當

  時有一位大王,名叫曇摩留支,在遙遠的地方,見到世光明顯

  赫,明耀過於太陽的光,被大眾圍繞,如星中月,於是為佛作禮

  .這時,大王又見到,在眾比丘中,有一位比丘,放射出金色的

  光明,其光明如同大火聚集般。

 

光芒特別明顯,即向世尊說『這位比丘,入於何種定境,有如是光

  明』佛陀告訴大王說:『這位比丘,入於慈心等定。』大王聽聞

  之後,對慈心定倍增欽敬仰佩,

 

便說:『這個慈心定的光明,真是很偉大,我將會常常修習此慈心

  三昧。』大王發完此願後,便專心修習慈心定,這位曇摩留支大王

  ,即是後來的彌勒菩薩,因為他在這一世發起慈心,自此以後,常

  自號為彌勒。 

 

這便是慈心三昧的源起。彌勒意解為慈也.彌勒的名字叫阿逸多,

  譯成中文即「無能勝」。所以彌勒菩薩的姓名,譯成中文,就是「

  慈無能勝」,意即天下中,沒有任何力量,比慈心更優勝,即慈心

  是天下無敵的。

 

(一)內心安穩

(二)和諧共處

(三)修道必成

 

(一)內心安穩

      濟佛曰:所以不要以為嫉妒心是一件小事,

              因為嫉妬心可以令人失去理智,

              一切慈心失去,

 

(二)和諧共處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

                       我、惡我、騙 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

              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又問:「此外還有什麼處的秘訣,可以躲避別人惡意的糾

                 纏呢?」拾得就告訴他:「我曾經看過彌勒菩薩

                 偈,你且聽我念來,偈子是這樣說的:

 

      老拙穿破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

      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

      隨他自乾了,我也省氣力,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 消息,何愁道不了,人弱心

      不弱, 人貧道不貧,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辦。也不論是非,

      也不把家辦, 也不爭人我,也不做好漢。

 

      罵著也不較,問著如啞漢,打著也不理,推著渾身轉。也不怕

      人笑, 也不做臉面;

 

    《觀無量壽佛經》云:「佛心者,大慈悲心是。」

 

    《涅槃經》云:「三世諸世尊,大悲心為根本。」

 

(三)修道必成

      佛經:瞋恚因緣,能令眾生墮於地獄中;心中若懷怨結,後世

            必墮毒蛇中;故菩薩行者,當捨離所有瞋恚怨結。行者

            若多瞋恚怨結,十方諸佛,悉皆知之,必生嘆息:云何

            此人,欲求菩提,而生瞋恚怨結

 

                       如此愚癡之人,以瞋恨故,於自身之煩惱,尚不能解脫

            ,又如何救一切的眾生呢?多瞋的眾生,生生世世,所

            受之身,惡毒充滿.修道不能成功 

 

(一)茹素戒殺-  茹素者 不吃五葷三厭 戒殺生

 

      彌勒祖師說:「寧可自己殺身破眼目,受種種痛苦,也不忍食

                   眾生肉!願我生生世世不起殺想,常不食肉,

                   而入慈心三昧,直到成佛,永遠守住不食肉戒

                   !」

 

      蓮池大師戒殺文:人人愛命,物物貪生,何得殺彼形軀,充己

                     口食?或利刃剖腹,或尖刀刺心,或剝皮刮

                     鱗,或斷喉劈殼,或滾湯活煮鼈鱔,或鹽酒

                     生醃蟹蝦,可憐大痛無伸,極苦難忍,造此

                     彌天惡業,結成萬世深讎。

 

                     一日無常,即墮地獄,鑊湯爐炭,劍樹刀山,

                     受罪畢時,仍作畜類。冤冤對報,命命填還。

                     還畢為人,多病壽夭,或死蛇虎,或死刀兵,

                     或死官刑,或死毒藥,皆殺生所感也!

 

                     我今泣血稽顙,哀告世人:不敢逼你喫齋,且

                     先勸你戒殺!戒殺之家,善神守護,災橫消除

                     ,壽算緜長(綿絲),子孫賢孝,吉祥種種,難

                     可具陳。

 

(二)體諒寛恕

      彌勒祖師,由於累劫以來,勤於修持慈心三昧,故於釋迦牟尼

      佛座下出家後,亦曾向佛問過:「世尊!菩薩行者,當如何於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中,不費什麼工夫,即能得到內心安樂

      無倦,得以速證廣大佛法?」  

 

      佛說:「善哉!彌勒!汝具慈心,能代眾生問這麼好的問題,

      我即教汝等如何修慈心三昧:若有菩薩,為求菩提,而修諸行

      ,願常內心安樂者,應修慈心,以自調伏;盡未來際,內心常

      住安樂,並能除滅一切眾生無始之業障。凡修學慈心之人,若

      有眾生,來其處所,行違逆、迫害之事,修行慈心三昩之人,

      當以智慧深自觀察:往昔我於彼人處,作重業障,令其受苦;

      是以今日業果成熟,來至我所,惱我、亂我、障我菩提。

 

      如果我於此人處,不生歡喜心,那麼於其他一切的眾生處,又

      如何能行饒益之事呢?無始以來,眾生在生死輪迴中,多以恩

      怨、愛憎交織,而累世牽扯纏繞,無有出期。今日若於此眾生

      ,不生憐憫,那麼於其他眾生處,亦當如此。

 

      是故菩薩行者,當於一切眾生處,普行饒益;因此應當修習慈

      心,念念行慈。故菩薩行者,應修習慈愍之心,永離瞋恚怨結

      ,視一切眾生平等、並利益安樂一切眾生。

 

(三)無私奉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