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毒 ─ 貪、嗔、痴
十惡業
身業(殺、盜、淫)行為
口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言語
意業(貪、嗔、痴)思想
何為嗔 ?
例如身體受傷害、尊嚴被羞辱或者一切違背自己心願之情況時及起嫉妒時
,內心產生想要報復或忿怒情緒想傷害對方,及打罵傷害他人等等,類似這樣的心就是嗔。
嗔的害處
1) 失修養
2) 損和諧
3) 漏功德
4) 道難成
回天五資糧 :
德性、 戒律 、 心念 、愿行、 火候
回天五資糧 :
仁 - 德性
義 - 戒律
禮 - 火候
智 - 心念
信 - 愿行
古德云:火侯助道成
佛云:火候煉足性光現
活佛師尊慈悲:
修道最致命一傷,就是火候
如何去嗔 ?
1) 去除我執
一. 我執 固有自我睇法
二. 我執 認為發脾氣能解決事情
三. 我執 內心煩躁不安靜
六祖慈悲:
若真修道人 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 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 打除煩惱破
2) 易地而處
仙佛慈悲:
天有風雲地有霧 人有脾氣心有嗔
慈悲寬恕化無氣 理念調和化無嗔
3) 靜心反省
一. 停一停、諗一諗
活佛師尊慈語
【反省的功夫】
如果你不往自己的內心去察看,就會把眼睛盯在別人身上,找別人的
缺點。徒啊!將指責別人的心,用來反省自己,那徒兒的修行境地,
不是君子就是賢人,不是賢人就是聖人,因為你的省察功夫做得徹底
。
大學︰
有諸己而後求諸人
無諸己而後非諸人
古德慈悲︰
為人處世貴在隨時反省檢點一切,處處反求諸己。
不怨天不尤人,不憤世不悲命,自能有進有成。
以聖賢之道責己,以凡庸之道責人。
不以聖賢之道責人,不以凡庸之道責己。
所謂「以責人之心責己,
以恕己之心恕人。」
夫知人常易,知己常難。己有過易宥,人有過難原。
人能見百步之外,難見己身之背。
「目能察秋毫之微,
卻難自數其睫」
「常自見己過 與道即相當」
濟公活佛慈悲:
待人之時心要敬 人駡我時心亦平
遇一切兮無起伏 一心以誠自可平
濟公活佛慈訓
修道人會愈修愈苦悶,煩惱愈多,那是因為你外表看起來像是一個修
道人,可是你的內心都沒有淨化,你內省的功夫沒有做,你只在外表
行功了愿有一個象徵而已。
所以生死就不能了脫,尤其修行人一定要排除內心的恨念,貪、嗔、
痴是地獄之根,不可以不斬。
如果當你面對事情,你很容易嗔恨,發脾氣,你就要了解自己,你修
道功夫不及格。
別人對你一句話的傷害,別人對你的一點不仁不義,你就耿耿於懷,
那表示你內心還不乾淨。
所以說修道,要使自己的內心時時清淨,一年前你對這件事非常的執
著,半年後或一年後你要能夠忘掉這一些,要能夠放下這一些,那才
叫做無罣無礙,才叫做修行人的功夫到家,要不然怨恨就會愈積愈深
。
有怨有恨就會想報仇,那就會因緣糾葛,世俗人攀緣如何超脫三界呢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