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慎獨:謹慎當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嘅所作所為!
慎獨的重要
一) 免招禍患
二) 心安理得 (求了道的人/理得心安)
孝經節錄:
子曰: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有云:
平生不作虧心事,
半夜敲門也不驚!
三) 舉頭三尺
有云:
暗室虧心,神目如電,
人間私語,天聞若雷。
我們怎樣可做到慎獨?
一) 勿起貪心
二) 做好四非
視、聽、言、動。
非禮勿視
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
非禮勿動
有云:
不問父母慈不慈,
只問自己孝不孝。
甘迺迪:
同胞們:不要只問國家能為你做了
什麼,要問自己,你為國家能做了什麼!
三) 參學經典
六祖慈悲: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六祖慈悲:
欲擬化他人。自須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現。
六祖壇經: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三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欲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
六祖壇經:
世人若修道。一切盡不妨。
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
論語: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君子擇善固執。
朝聞道。夕死可矣。
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弓長師尊修心文:
枉己之甚也,身敗名辱,國破家亡,
故君子戒慎乎獨處之地,小人無忌
於眾會之場,勉哉諸生,銘斯毋忘。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