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浴 - 洗刷
心 - 心靈
 
佛歷 二五六七年
 
蓮花開處  佛祖出世 
人間發愿渡眾生 
無量功德梵音飄處 
佛光生暉  慈悲化盡俗世火 
苦海舟濟
 
佛出世為一大事因緣」,即是為使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使眾生破除無明煩惱,彰顯本具眾德,離苦得樂。
 
說到浴佛的另一層含義,主要體現在:借助於浴佛,來洗滌我們內心的塵垢,清淨身口意三業,令我們早日回歸清淨本性
 
浴佛功德經 有浴佛偈:
我今灌沐諸如來,
淨智莊嚴功德聚。
五濁眾生令離垢,
同證如來淨法身。
 
我今灌沐諸如來:
「灌沐」,沐是沐浴,指用香花泡好的上妙香水虔誠地灌浴佛像。我們在灌浴太子像的當下,應同時觀想灌浴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淨智莊嚴功德聚:這句是告訴我們,諸佛如來具足清淨智慧,遍淨莊嚴,功德圓滿。
 
五濁眾生令離垢:
「五濁」,即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
經中稱此娑婆世界為五濁惡世。由於眾生被五濁所困,內心充滿煩惱痛苦,所以本師釋迦牟尼佛示現出生在五濁惡世,救度眾生出離煩惱的垢染。
 
同證如來淨法身:
「法身」,即諸佛所證的真如法性之身。法身就是真理之身,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能成就一切功德莊嚴。從理上說,人人本具佛性,但因 一念無明 煩惱障蔽而無法顯現。
 
了解到這一點,我們浴佛的時候就要虔誠唱念「浴佛偈」,祈願諸佛加被,一切眾生早日離塵垢,同證如佛一樣的清淨法身。
浴佛也是練習「善用其心」。我們可以這樣來說:「若浴佛時,當願眾生,得清淨身,自在無礙。」
 
儒教:存心養性、執中貫一,講忠
道教:修心煉性、抱元守一,講善良。
佛教:明心見性、萬法歸一,講慈悲。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
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達摩血脈論
心心心,難可尋,寬時遍法界,窄也不容針。
 
地藏經云
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何況恣情殺害。竊盜。邪淫。妄語。百千罪狀。
四大部洲中,南閻浮提的人,心識無定,剛強難化,所以造業最多,不論是行住坐臥,起心動念,無不是業。
 
地藏經云
爾時佛告地藏菩薩:「一切眾生,
未解脫者,性識無定,惡習結業,善習結果。為善為惡,逐境而生。
輪轉五道,暫無休息,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如魚遊網,將是長流,脫或暫出,又復遭網。
 
有些人的眼睛 看別人好清楚 卻看不見自己 盯著別人的錯過 卻看不見自己的過失 罵著別人的貪婪 卻看不見自己的吝嗇 笑著別人的愚痴 卻看不見自己無知 每個人都是我們的鏡子 看到別人要想到自己!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結惡怨
真誠心為對方設想
只要用真誠心去為對方設想,沒有不能化解的。
 
肯定眾生本性本善
人都有佛性,人之初,性本善。
所有的不善,那是煩惱習氣在作祟,一切眾生的本性都是善的;我們要看他的本性,不要看他的習性。
 
浴心 明因識果
深信因果,決不結怨
 
佛家常講: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為什麼因果不空?因果也是萬法之一,也沒離開萬法,萬法包括因果。
 
說因果不空,它有三個性質不轉變不空、相續不空、循環不空。
 
大乘起信論:
心生則種種法生,
心滅則種種法滅。
 
所以修道必須要 浴心
 
放下執著
人心之煩 煩在計較
人心之苦 苦在執著
人心之難 難在放下
 
千般煩惱鎖心頭  原來執著心未休
若懂放下隨緣過  自在逍遙覺路修
 
《華嚴經》: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一念心清淨 處處蓮花開  
一花一淨土 一葉一如來
 
人生只三天 昨天,今天,明天 
 
迷惑的人 活左昨天 慾望的人 活在明天 智慧的人 活在今天!
 
只有放下昨天 珍惜今天 才能無悔明天!
 
人生無處不是風雨
人生處處也是修行
 
語云
有過痛苦,知眾生痛苦;有過執著,
放下執著;有過牽掛,了無牽掛
 
師尊慈悲 
無論生活當中有多少煩惱  都要用正能量的心態去接受生活的任何一種磨練。
 
活佛師尊慈語:(保持初發本心)
一個人的觀念,會影響自己一輩子,要時時刻刻保持『初發本心』。
修道不要怕考驗,刀要越磨才會越利、越亮,因此應讓自己,在這個環境裡頭,找到自己的盲點,再從那一點,好好的下功夫,去把它改掉、修掉,變化氣質
 
修才知道自己的盲點在哪裡,要在人事琢磨裡,才知道你的火候是幾成呀!所以記得,修道就是讓自己修回本性。
希望徒兒們,了解為師講的含意,好好做,好好修,一步一腳印,總而言之,『人虧天補』,不怕念頭起,只怕你念頭起的時候,難擋心魔,那可就糟了,記得喚回本來的自己。
 
能夠渡你 解救你的 不是諸佛菩薩 而是你自己 
 
感恩與懺悔
 
浴心
改善環境調整心境: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宿命,上天會給你這樣的考驗,是上輩子做得不夠好,所以我們不能逃避,更需要勇敢面對,上帝為我們關上一道門,也會為我們開闢另一扇窗,所謂:我無法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心境,心境美事事皆美,心境善事事皆善。
 
所以要欣然接受一切,永保清新快樂的心境,面臨重重困境難關,也能層層克服突破,不被物轉、不被境遷、灑脫自如消遙自在。把所謂的低潮當成邁向另一高峰的助力,唯有美化心境,才是一勞永逸一本萬利的辦法。
 
常存四感之心:
在日常生活中從感恩、感謝、感化、感動來著手。
 
感恩:
隨時隨地心存感恩,要以奉獻、回饋不求回報的心,因為真正的奉獻是沒有條件的,心中不會起了不起的心態,認為自己做了很多的功德,一心期待對方回饋,所以要一方以感恩的心奉獻,另一方以感恩心來接受。
 
感謝:
應該以感謝的心來接受順逆境兩種助緣;助我們一臂之力的是貴人,理當感謝;而逆境激勵我們成長的更應該感謝。
感化:知慚愧、常懺悔,以慈悲感化自己。慚愧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希望能夠做得更好,更努力;懺悔是因為知道自己有做錯的地方,提醒以後不要再犯錯。
 
感動:
從自己做起,以修道所得感動別人,在修道的路上一步一腳印,用智慧來處理事、以慈悲來對待人,自然能夠產生力量感動他人。
 
修行,不是為了遇見佛 
修行,是為了看見自己
 
學習三教經典
 
神秀大師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道德經》第十二章)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誥曰:「作新民。」
 
詩曰: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古之聖君,受天明命,承受代天理物,皆先修其本性之功,以德性教導萬民。湯之盤銘,用意在警戒自己,洗身淨面,進一步反省洗心,使心地光明。
 
所謂:
「上天無親,惟德是輔」,天命絕對不能
 
君子:
是指有學問、有道德、有修養的人。無所不用:是盡其所知所能。極:極點、盡力,也就是發揮至善至美的德性。
 
前人步伐 一步一腳印
圓覺經·普賢菩薩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知道這些是幻,這就是離;而不應當在知道這些是幻化虛妄的以後再來採取種種方法來遠離它。
 
浴心
詞:叢點師
曲:獅子山下
人心多有貪嗔 迷惘糊塗作笨 每日大家將心中癡恨怨 洗刷內心垢歸於本真 塵薰天性失真 蒙蔽靈台智份 覺悟及早浴心洗淨諸塵垢 返樸歸真同佛印  
 
法水洗清心中煩困 智生反省去昏 令修人抹心塵 明鏡沒塵渾 人生諸惡不生 完美和諧謹慎 每日浴心及洗刷心內諸塵蘊 貪嗔癡心全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ktakhk 的頭像
    boktakhk

    正課 課文分享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