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心德-王母娘娘 降
論:「口孽」
引言﹕
口~即係說話,言語
孽~就係罪孽,孽力
謹言者「口語小言,言滿天下無口過」
慎行者「要注意個人品德,行滿天下無怨惡」
(課文)
口孽者,口過之業障也。口孽分有無心之孽與有心之孽。
口孽者言也,言者心聲也,心正則言正,心邪則言亦邪也。
~言不合理,不如不講,一言不仲,千言無用
~順理而言,順道而行
好談人之是非,黑白不分,造言生語中傷,此皆有心之口孽也。
如無意中談人之短處,此為無心之孽,但皆是口過也。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做善做惡同一口,扶人推人同一手
如人有過失,必先舉其長處,而後婉言其短處,使其有所感動。
若一味談人之短處為樂事,易惹人之怨而成仇。
~食素菜彼此相愛,強食肥牛彼此相恨
~語云﹕「一世勸人行善以口,百世勸人修德以理」
言者未審其實,聽者信以為真,一而傳十,十而傳百,百而傳千,千而傳萬,成為無中生有。
~有益之言千句少,無益之言半句多
受謗者,有口難辯,致成冤屈,言者之口孽,罪莫大也。倘真有其事,亦要隱人之惡,方免有虧心德,而不造成口孽之業障也。
~利刀割體痕而合,惡口傷人恨難消
~語云﹕「善言一句三冬暖,惡口傷人六月霜」
所以巧言令色、信口雌黃、壞人家風、損人名節,皆是口孽之過。
~經云﹕「修道不修口,猶如開籠蒸曼頭,燒盡天下柴,還是生曼頭」
言者,向來福澤深厚,終因此而減其福,終受人之不齒,此皆從口孽所造成也。所以為人必修口業,切勿造成口孽以削其福。有詩為證:
詩曰:好說是非惹罪愆 不修口業使其然
巧言令色非君子 福澤將因削減焉
無極老母 降
詩曰:不辭雲路降凡塵 闡教飛鸞勸世人
心德揚明明至理 悟來本性可行仁
又詩:我來闡述醒迷篇 勸化蒼生幾萬千
但願遵仁行道德 堪期濟世福綿綿
語云﹕「口能立言修功德,也能妄語造罪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