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池金 降
論:「體天好生之德」
昔周公告成王曰:「舜之為政,好生而惡殺,
湯開三面之網,澤及禽獸,
澤及禽獸-將仁愛之心施惠於草木禽獸。
禮記所載,無故不殺生,無故不食珍。
曰:不傷胎、不破卵、不填穴、不覆巢,皆愛物之明徵也。」
珍-即肉的意思。
傷胎破卵-
傷害了動物的胞胎,破壞了牠們的蛋,都是殺生的行為。
填穴覆巢-
填塞蟲蟻居住的洞穴,翻倒禽鳥棲息的鳥巢。
(一)戒殺
(二)放生
孔子曰:「萬物同體。」
孟子曰:「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又曰:「惻隱之心仁也」。
仁者與物同體
「同體」是「一體」之意,即是說與天地萬身為一體
禮記云:「天子無故不殺牛,
大夫無故不殺羊,
士庶無故不殺犬豕。」
都是求仁主要言,此皆好生愛物之明證。
『故』-祭饗。
指陳列供品拜神祭祖。
凡修天道之人,必須上體天心。天有好生之德是以仁慈為本,仁即是命之根,亦乃德之本性也。仁也就是人之心德,人之心德就是人的良心,
人的良心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的本性。所以凡修道之人,應該以仁慈為本也。
詩曰:上體天心德好生
仁慈為本表虔誠
聖人惻隱施明訓
妄殺無辜怒玉京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