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 真理
鑑 – 鏡也
(課文)
道也者,人生本有不須修而自圓,不須求而自在.
儒家曰道-天命之謂性
釋家曰道-金剛舍利子
道家曰道-谷神
耶家曰道-靈團
回家曰道-真宰
哲學家曰道-不死之精神
現代家曰道-理智
天之德性 :
八德-孝悌忠信 禮義廉恥
五常-仁義禮智信
(課文)
人何以必須修道?修道者.乃修人心與氣質也.
(課文)
人生之時,一點真靈由天而降,斯時也,人之一點先天靈光落在後天,則生出對待之一切,如呼吸之一出一入,則是由斯時開始也,種種之意識也是自斯時而漸漸有之,及其長大之後,則滿心皆是後天凡心,毫無道心矣.
(課文)
其氣質也隨環境以及父母之影響,而有深淺之差異.
(課文)
凡諸一切人心與氣質,皆是離失本來面目之現象.
六祖慈悲: 何期自性,本是清靜,
何期自性,本不生滅,
何期自性,本是具足,
何期自性,本無動搖,
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佛祖慈悲: 眾生皆有佛性,
皆因妄想執著,
而不能正得.
(課文)
修道者,則是要修化人心,同時平靜其血氣,以改變其氣質.
修煉 - 平治謂之修
撥陰取陽謂之煉
(課文)
若是化盡人心與氣質,而返樸歸真,正如初生之嬰兒,而無絲毫氣質與心意,浮動之種種識別,則斯人之道可謂成矣.
(課文)
老子曰:「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染乎?」
則是要修道之人平靜心氣與返真樸之意也.
孟子-盡心章:「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善天下.」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