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六欲:人的慾望歸類有六種
色、聲、香、味、觸、法
 
迷心:是指眾生六根對六塵有所著執著,分別、貪戀,貪執,追
      求,不捨,沉迷,痴迷,因而心迷了,這個心是指自性
 
惡欲:(六欲是惡欲)
追求財、色、名、食、睡
貪、瞋、癡、慢、疑、惡見
 
六根攀緣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六欲迷心 作惡作業 六欲迷心 生死輪迴
 
善欲:
斷一切惡
修一切善  六欲迷心 人天福報
 
淨欲:
立願無上正等正覺
願離苦得樂,願超脫生死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六欲迷心  成菩薩、成佛
 
六欲迷心的害處
一、產生無明煩惱、痛苦
 
    七情六欲
    儒家:喜、怒、哀、懼、愛、惡、欲
    佛家:喜、怒、憂、懼、愛、憎、欲
 
    六欲迷心
    《八大人覺經》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
    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六欲迷心
 
二、輪迴受苦
   《圓覺經》云: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
   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花生處,
   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如何不被六欲所迷
一、少欲知足(遣其欲)
    《太上老君說常清淨經》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
    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 遣除貪念和過度的欲望
 
    寒山大士:
    可嘆浮生人,悠悠何日了,朝朝無閑時,年年不覺老,
    總為求衣食,令心生煩惱,擾擾百千年,去來三惡道。 
 
    經云:夫知足者雖貧名富,
          不知足者雖富是貧。 
 
    經云:
    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
 
    經云: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
          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
 
    《八大人覺經》:
    少欲無為,
    身心自在。
 
            六欲迷心
 

二、守玄觀心

    印光大師:

    修行在起心動念。

 
    以道養心
    將佛法融入生活當中 
 
    《太上老君說常清淨經》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
    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ktakhk 的頭像
    boktakhk

    正課 課文分享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