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即是心念
惑即是迷惑,疑惑,迷惘或糊塗
利求己,害求人,
順於此,逆於彼,
勤於始,怠於終,
反其貌,露其容,
求其安,亂其心 - 心之惑。
如何才能心不惑?
1. 理義存心
關帝經云:
但有逆理,於心有愧者,勿謂有利而行之。
凡有合理,於心無愧者,勿謂無利而不行。
2. 勤力反省
六祖慈悲:
外若著相,內心即亂。
外若離相,心即不亂。
眼:看見有形的色相
耳:聽到是非逆耳的事
鼻:聞到芳香撲鼻的東西
舌:口貪好味可口的食物
身:接觸到異性心即起邪念
意:心中存不正的念頭
眼不邪視
耳不旁聞
鼻不味香
口不言笑
身不淫慾
意不散亂
佛云:聖人求心不求佛,
世人求佛不求心。
分別心轉平等心
迷惑心轉覺悟心
嗔恨心轉慈悲心
攀緣心轉隨緣心
雜亂心轉清靜心
傲慢心轉恭敬心
自私自利心轉奉獻心
著相心轉離相心
煩惱心轉菩提心
唐 韓愈【師說】: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1. 當對人懷疑的時候會生惑,要多了解以生信解惑。
2. 當對事糊塗的時候會生惑,要多明理以生信解惑。
3. 當對情迷戀的時候會生惑,要多醒悟以生信解惑。
4. 當對路迷失的時候會生惑,要多問津以生信解惑。
5. 當對心錯亂的時候會生惑,要多平靜以生信解惑。
6. 當對境不明的時候會生惑,要多認識以生信解惑。
7. 當對名執著的時候會生惑,要多淡泊以生信解惑。
8. 當對利貪著的時候會生惑,要多曉義以生信解惑。
9. 當對理昏暗的時候會生惑,要多研經以生信解惑。
10. 當對悶不解的時候會生惑,要多開朗以生信解惑。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