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問篇-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
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
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
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
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一、非仁者與—
不是個有仁德之人吧!子貢覺得管仲不能算是個仁人。
二、不能死又相之—相,輔佐。
不能自殺以殉其主人公子糾,又輔佐齊桓公。
三、一匡天下—匡,正。
領導天下諸侯共同行「尊王攘夷」的正道。
尊王攘夷原是春秋時代的詞彙,
指擁護周天子討伐入侵的未開化外族。
四、民到於今受其賜
人民到現在還感受到他的恩惠。
指中原國家沒有被夷狄所侵略。
五、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微,沒有,若不是。被髮左衽,蓄長髮而無紮結,衣襟向左開,此
指被夷狄所統治而成了野蠻之人。若沒有管仲,我們都已經被夷狄
所統治了。
六、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
匹夫匹婦,一般無知識的人。
諒,守小信小節。那像一般無知識的人一樣,只守小信小義的節操
七、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自經,自縊,自殺。溝瀆,又名句瀆,河流,公子糾被殺之處。
莫之知,沒人知道,無所作為
有云:
上天所取,取人之存心與動機
世人所取,取事相之成敗得失。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