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憲問篇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君子- 進德修善之士,稱有才德的人。
達- 通達、對事理認識得透徹
君子上達- 是曉達德義,不斷提昇德性,依道德仁義,日漸進清明。
小人- 指人格卑下、又稱鄙人
下達- 循利欲,人格趨下流。
小人下達- 小人只圖個人利益、舉止不端、行為低劣、品格日漸趨下
孟子云: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朱熹夫子云:
仁義己根於心,而所行皆由此出,
非以仁義為美,而後勉強行之。
所謂安而行之也,此則聖人之事。
論語~衛靈公篇曰: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
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
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
唐朝李德裕(小人論)云:
世所謂小人者、便辟巧佞翻覆難信、此小人常態、不足懼也、以怨報德此其什也、背本忘義抑又次之。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一)君子行動有規,動須有道、行必有禮。
師尊慈悲:
先王之道,以正心修身為本;
聖人之教,以禮門義路為先。
唐朝詩人李白云:
為草當作蘭,為木當作松;
幽蘭香飄遠,松寒不改容。
北宋文學家黃庭堅先生曰:
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
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
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
蘭甚似乎君子,生於深山叢薄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
蘭又稱「王者之香」
(二)君子不徒虛語,語必有理、語帶真誠
孝經:
是故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
言而世為天下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
左傳云: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三)君子不苟取求,取要有義、求必合道
論語云: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貞婦愛色,納之以禮。
(四)君子不存私怨、無有偏私、胸懷坦然
易經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活佛師尊云:
分析別人前,先分析自己;有做好了嗎?
忙處不亂性,須閒處心神養得清
逆時不動心,須人我事物看得破
(五)君子恭和誠敬、以禮待人、慈眉善目
孟子~ 離婁篇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
中國習近平總理在杭州的演講話:
以金相交,金耗則忘,以利相交,
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敗則傾,
以權相交,權失則棄,以情相交,
情斷則傷,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
史記太史公曰:
國之將興,必有禎祥,君子用而小人退。
國之將亡,賢人隱,亂臣貴。
群書治要云:
和氣致祥,乖氣致異,祥多者則國安,異眾者其國危。
活佛師尊云:
徒今天修道了沒?已是久修道親,還是好道親呢?有聽過久修症候群嗎?這會有什麼病症呢?初期會有懶散心,漸漸會形成完全漠視自己有缺點,完全看不見自己都沒有進步,甚至發病到只知在對人指指點點,盡說人家的是是非非,這叫久修症候群啊!
要知道,修道是一輩子的事,不管道齡,不問天職,只問自己今天修道了沒?所謂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無一空。
君子時刻精進於進德修業,
小人時刻謀私沉淪於慾念。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