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陽仙翁 降
詩曰:闡世揮鸞勸眾修,莫耽白日等閒流;
池塘春夢纔覺醒,瞬爾梧桐落葉秋。
聖示:吾今降著《在家修行法要》
第十章 在家修行實踐之法
第十六節 「意」的修行
多劫前毘婆尸佛滅度後,其塔像金箔損落不堪,時有一貧女見之即發大願心,欲治此佛像。然此貧女生活拮据,貧無立錐之地,談何完成此大願呢?於是貧女只得上街行乞金錢,眾人受此貧女之感,紛紛慷慨解囊助之。
待其乞得不少金錢後,即雇聘一按金箔師傅,共同完成此功德,以紫金塗滿佛像,貧女與按金師兩人也因此因緣後來結為夫婦。自上述兩種因緣後九十一劫中,人間、天上輪迴不斷,兩人生生世世,因發心治佛像,身體常有紫金色毫光聚集,由身體中發出光來。
後來二人於釋迦牟尼佛時出家,按金箔師傅即為摩訶迦葉尊者,而貧女者即為紫金光比丘尼。
摩訶迦葉在修行過程中,觀世間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乃因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對境而有生,因境生而住法塵,但此六塵係因前五識而現,此法塵境均是以識緣識,非緣真實境,因「諸法無常」,故不得久住,終歸變為壞滅。最後修得滅受想盡定,能滅除六識之分別心,而證無上果位。
故修行之道不外乎控制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五種感官),勿令放逸染著於色、聲、香、味、觸等五塵;而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是以心(意根)為其主宰,因「意根」能起執著、貪瞋,所生的「意識」能生妄想,所以若能降伏意根(心),不令放逸,則各種功德善法皆可成就也。
許多修行者常會碰到,沒有修法打坐時沒有念頭之紛擾,一旦修法打坐反而念頭如排山倒海而來,因而頓失自信心。其實一般人平時就思慮如麻,只是因為在活動中,未見念頭在亂動而已,等到心裡稍微靜下來後,就看見念頭在動了。此念頭所產生之罣礙、思念和幻想都是意根所起,都是屬於妄想、習氣等。故若以現代概念而言,意根就是腦部神經系統,腦神經本來就非常習慣於不間斷地思慮,只是我們平常在活動中,沒有去注意到罷了!
修行者碰到這種情形,要如何才能將妄念平息下來呢?此時修行者可以用內觀觀察來「覺知」。讓「覺知」能清楚地知道此意根(心)的起滅:心念之起是為了何人而起?
是為了何事而起?是為了何物而起?此念頭為何會持續不滅?有趣的是當此念頭被汝發現之後,它會馬上消失,然後在你覺知力不足時又生出另外一個念頭,大玩捉迷藏遊戲,直至你堪破了空寂、無我之理,就是功成之日也。
眼根常求可意之色,不可意色則生其厭;耳根常求可意之聲,不可意聲則生其厭;鼻根常求可意之香,不可意香則生其厭;舌根常求可意之味,不可意味則生其厭;身根常求可意之觸,不可意觸則生其厭;意根常求可意之法,不可意法則生其厭。一般人的六根就是如此「野性」十足,故修行者若能將此六根一一降伏,常保清明之心境,則進道上升就不難矣!
不修意根的害處
(一) 增添煩惱
(二) 做惡業
如何修意根
(一)了解因果報應
印光大師:
「因果者,世出世間聖人,平治天下,度脫眾生之大權也。
當今之世,若不提倡因果報應,雖佛菩薩聖賢俱出於世,亦末如之何
矣。」
(二)覺照自己
「覺」具有覺性、覺察、覺照、覺悟之含義。
《華嚴經》
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
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
「聖者過多,小人無過」
大慧普覺禪師:
不怕念起,唯恐覺遲,佛者覺也,為其常覺故,
謂之大覺,亦謂之覺王,然皆從凡夫中做得出來。
「鼻嗅芬芳神莫遷 」
心經: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智顗大師:三訶香欲者。所謂男女身香,世間飲食馨香,
及一切薰香等,愚人不了香相,聞即愛著,開結使門。
修行人可以 以慈悲、無常苦空、見佛為主要的三念頭:
1.起善心善念
(十善: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
不綺語 、不惡口、不貪、不瞋、不癡)
2.起智心智念
3.起見念佛之念
印光大師: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綿綿密密,常時憶念。凡有忿怒、淫欲、好
勝、賭氣等念,偶爾萌動,即作念云:『我念佛人,何可起此種
心念乎?』念起即息,久則凡一切勞神損身之念,皆無由而起。
(三) 堅定的意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