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垂訓 - 垂示教訓,意思是垂示訓誨來教化他人。
垂訓教人的重要
一.發聾振聵
聵:天生耳聾,引伸為不明事理。意思是指發出很大的響聲,
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用語言或是文字來喚醒糊塗的人。
六祖壇經 慧能大師說: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本立則道生
根
孝悌忠信人之本,禮義廉恥人之本
孝-是道德倫理的起點
悌-是人際交往的根源
忠-是盡忠,是克己盡職的體現
信-是信用,贏取信任的本錢
禮-是禮節。是文明進步的象徵
義-是義氣。是做人做事的規範
廉-是廉潔。是人格清白的保證
恥-是羞恥。是人性良知的底線
孔子: 知恥近乎勇
活佛師尊慈悲:
道生萬物,道是一切根本。要依道而行,才能夠長久,如果背道而行
,就會自作自受。並不是上天和仙佛要懲罰不乖的人,而是因為天理
昭彰。天理在哪裡?
就是天地良心,上天仙佛都是慈悲的,縱使你有滔天大罪,但是你的
良心會不會苛責你?所以做事要先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日內瓦宣言:
吾必本著良心與尊嚴而行醫,吾最關心者,為病人之健康。
垂訓教人的重要
二.挽化頹風
即挽救這敗壞的風氣
資治通鑑: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
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司馬光:
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 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無德有才是
毒品。
論語‧學而篇 子曰: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
文。
六藝- 禮、樂、射、御、書、數
「禮」包括禮儀、政治、社會的文化
「樂」是音樂。
「射」軍事、武功。
「御」駕駛馬車的技術。
「書」書寫、識字、作文。
「數」指算數、理數和氣數,和一些其他有益的學問。
如何能夠行持垂訓教人 ?
一.實踐修行
師尊大人慈悲:
你們要知道,要修道而能夠有所成就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靠個人
的深思維,靠智慧明理而成就。第二種是靠聽道理,藉著種種真理的
教育,而使自己明理來成就。
最後一種則和這兩種都不一樣,卻是所有諸佛菩薩最願意照著這樣做
的修行方法,那就是靠真正的實踐修行,靠責任的真正承擔而能夠明
理而有所成就。
修行就是個忍字
修行就是修改、修正自己的行為
四祖道信禪師 :
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
有云: 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二.正知正見
正知 - 那就是透過智慧完整而正確了知無常,以及苦和無我。
正見 - 對生死無常要有正見,對憂悲苦惱要有正見,對成敗得失要
有正見,對善惡報應要有正見。所謂正見,對時空的認知,
對人我關係的明察,對事理因緣的透徹,如此之人,才能說
有正見。
有云: 能說不能行,國之師也;能說又能行,國之寶也。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