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冤仇:受人侵害或侮辱而產生的冤怨仇恨
解釋:排解 和解 釋除 釋懷
冤仇解釋:排解和釋除所有冤怨仇恨
《雨花集》-消仇
何謂仇?佛教無仇字。學佛之人心智清明,無人無我,仇尚何存?
學佛首除三毒貪嗔癡,仇是嗔之源。嗔已是毒,何況存仇!有此心田,怎能成佛?且仇念一存,殺機必伏,更有墮三途之險,何能成佛?故學佛首重消仇也。
三途: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為何要化解冤仇?
1)避免再種惡因
語云: 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
冤冤相報無了期,劫劫相纏難休息
2) 和諧共處
3) 成就己德
如何化解冤仇?
1)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2)凡事忍讓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達磨大師四行: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
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活佛恩師慈訓:
徒啊!再多的譭謗也無傷大雅的,你要有足夠寬廣的雅量去包涵、忍
讓,並且誠心去為他人叩求上天消魔息考,千萬不要與人斤斤計較;
凡夫講的是善惡對待、好壞報復,你身為一個修行人,如果還有報復
的心,那你的恩怨情仇、因緣果報何時了斷?忍他、讓他、祝福他,
你們要擔心的不是外來的阻力,而是你自己對道的信心有幾分?對道
的殊勝肯定到什麼程度!
布袋和尚: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
有人唾老拙,留它自乾了。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他也省力氣,我也少煩惱。
3) 大量寬恕
論語:「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菜根譚:「人之過誤宜恕,而在己則不可恕;
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則不可忍。」
寬容於心則海闊天空任遨遊
寬容於人則活潑玲瓏圓融走
寬容於物則醒於物外不執著
寬容於行則天地萬物無人我
如何化解冤仇?
1)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2)凡事忍讓
3) 大量寬恕
4)誦經唸佛,迴向給冤親債主
濟公活佛慈悲:
只是誦經不去體悟不去行出來,可以嗎?經文是諸位菩薩成道所留下來的東西,他裡面有很多讓你能夠醒悟,能夠自悟、覺悟,讓自性突然間融會貫通。你不去念、不去行、不去體悟的話就是白誦。
為什麼尼姑和尚要誦經,讓自己心清淨。誦經可以讓自己心清淨,最重要的是迴向功德,對不對?當遇到冤孽纏身的時候,要誦經迴向功德給冤欠;因為誦經當誦出來的時候,當一個人很至誠的誦經文的時候,它能夠產生無比的佛法、佛力、佛光,然後把這個運送迴向給冤欠,那個冤欠頃刻得到解脫,不會得到痛苦,讓他覺得沒有這樣辛苦。因為佛光是溫暖的,讓他覺得寒氣沒有這樣重,自己沒有這樣寒冷,讓他自己感覺說吃的很飽很溫暖的感覺。他需要這種『糧食』!所以為師說修道要誦經。誦經是迴向功德,讓你們修行這條路上絆腳石沒這樣多,冤欠少來拉你,修道路上比較順比較平坦。如後面人家扯你的腿,要走走唔到,走又會跌倒,會不會很辛苦?相同的道理呀!修道不可以說因為我不喜歡所以我不願意、我不要,每一個人最少要懂得背一部經,心經也好,清淨經、彌勒經也好,最起碼要懂得一樣,對將來有幫助。
懷深和尚:
有恩念念報,報則合天道。
有冤念念解,解則無煩惱。
一身類浮雲,百年同過鳥。
若以冤報冤,萬劫無由了。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