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責 - 差使、職責
任 - 委派、分配
承 - 捧著、接著
擔 - 肩負、擔挑
責任承擔有什麼好處?
1. 個人責任: 得人敬重
2. 社會責任: 和諧共融
《新書修政語》:
吾存心於千古,加志於窮民,痛萬姓之罹罪,憂眾生之不遂也。
故一民或饑,曰:此我饑之也;一民或寒,曰:此我寒之也;一
民有罪,曰:此我陷之也。
3. 佛堂責任: 返本還原
義淨大師:
晉宋齊梁唐代間 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 後者焉知前者難
《大涅槃經》:
生世為人難,值佛世亦難,
猶如大海中,盲龜遇浮孔。
如何做好責任承擔?
1.自性自度真承擔
大學 :
慎心物於隱微,遏意惡於動機。
子曰:
操則存,捨則亡;
出入無時,莫知其鄉(向)。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2.無私利眾真承擔
子曰:「志於道」
3.報恩了愿真承擔
仙佛說:愿大則力大
詩云: 此身不向今生渡
更待何時渡此身
詩云: 以天心為心
以師志為志
體師之心:師尊以挽救眾生出苦海 同登覺路為心。
遵師之訓:師尊要我們行真功實善 真修實參,固守愿戒。
效師之行:效法師尊,救渡各處眾生,千山萬水,一心許天,
不辭勞苦的精神。
繼師之志:繼承師尊以普渡眾生, 繼往開來之志向。
行師之道:替天行道,代天宣化,化人心為道心。
了師之愿:普渡三曹,人人成道成佛,發大愿,立大志,
去延續道場的慧命。
師云:
責有攸規樂優遊 任行責手挽賢儔
負偶力抗抵萬難 起絕為繼道嚴修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