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張篇

 
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子游—姓言名偃 字子游 亦稱言游
洒掃應對進退—掃地 與人談話 進前 退去的禮節
末也—末節小礼
本之則無—本即君子之道 内在德行修養,天人之學
          大學中庸或治國安邦之道,則沒有教導。
 
如之何—如何是好 ?  
过—錯也。 
孰先傳焉 孰后倦焉—那位先傳 那位後傳  先傳什麼  後傳什麼
譬諸草木 區以別矣—不同草木 要區別其根的深淺  各有不同  根有利根  鈍根  劣根  善根  慧根  因人而異  因事而異  要因材施教
 
唐·李華 《潤州鶴林寺故徑山大師碑銘》:
   羣生根器,各各不同,唯最上乘,攝而歸一。
   五祖弟子  各有不同根器  六祖根器超凡
 
上大人  孔乙己  化三千
七十二  尔小生  宜立志
孔子弟子三千  賢士七十二
四配十哲 
 
四配—復聖顏淵   宗聖曾子 
      述聖子思子 亞聖孟子 
 
十哲
文學—子游 子夏
德行—顏淵 閔子騫  冉牛  仲弓
政事—冉有 季路  言語—宰我  子貢
 
誣—誣告 誣衊 歪曲 
有始有卒—有始有终,有先有後
葯師琉璃光王佛:洒掃應對進退之末節  教後生小子 尤不可忽
 
什麼是洒掃  應對  進退 ?
洒掃—朱子自家格言: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教導
      學生有禮尊敬盡責承担的做人正確態度 是古代小学之道
      ,先学做人,培养孩子的人格。
弟子規:援揭簾  勿有聲 
        寬轉彎  勿觸棱  執虛器  如執盈
 
朱熹:人生八歲,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
      而教之以洒掃、應对、進退之節,礼樂射御書數之文;及
      其十有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眾子,以至公、卿、大夫
      、元士之适子
 
與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大戴礼記·保傅篇》:
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学小藝焉,履小節焉。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應對—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稱尊長,勿呼名;對
      尊長,勿見能。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父母
      呼,應勿緩。出必告,反必面;人問誰,對以名,吾與我
      ,不分明。
 
進退—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路遇長,疾趨揖,長
      無言,退恭立。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長者
      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
      ,視勿移。入虛室,如有人。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
      聲必揚。
 
《大戴礼記·曾子事父母》:
曾子曰:夫礼,大之由也,不與小之自也。飲食以齒,力事不讓
        ,辱事不齒,執觴觚杯豆而不醉,和歌而不哀,夫弟者
        ,不衡坐,不苟越,不干逆色,趨翔周旋,俯仰從命,
        不見於颜色,未成於弟也。
 
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禮記:長者賜 少者賤者 不敢辭 
 
呂祖孝誥中卷:
故家庭之間,不可一日廢禮,廢禮則慢生。慢生則釁起,釁起則閒出。是以父坐子立,嚴矣,行之而覺安。冬溫夏凊,煩矣,久之而心悅。親未食,己不敢食。親未飲,己不敢飲。親未衣,己不敢衣。親未命,己不敢出。
 
禮記:
從於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遭先生於道,趨而進,正立拱手。先生與之言,則對;不與之言,則趨而退。從長者而上丘陵,則必鄉長者所視。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將適舍,求毋固。將上堂,聲必揚。戶外有二屨:言聞,則入;言不聞,則不入。將入戶,視必下。入戶奉扃,視瞻毋回;戶開亦開,戶闔亦闔;有後入者,闔而勿遂。毋踐屨,毋踖席;摳衣趨隅。必慎唯諾。大夫士出入君門,由闑(熱)右,不踐閾。
 
曲禮上:
為人子者,居不主奧,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門。食饗不為概,祭祀不為尸。聽於無聲,視於無形。不登高,不臨深。不茍訾,不茍笑。
 
在佛堂中也要學洒掃 應對 進退嗎?
上巾  鞠躬  參駕辭駕  乾先坤後  長先幼後  食物先敬長  禮服  衣著鞋襪  頭髮  自稱後學  稱呼  食飯  坐位  請示  說話  行路輕聲  守時上課  聽道  清潔 
 
師尊:
各處設立班期也 辦事初班莫疏焉 一切以初為謹慎 起步錯時差萬千
 
《循規守禮》調寄:花間蝶 
循規前  佛規遵守禮義言  男女分清戒律嚴  應將訓規播傳  恭謹叩頭靜意休思緒  誠念獻  禮貌律己化後賢  勿可蒙塞放逸攢  應作標杆  戒規須知謹遵休再犯  綱規至重要莫厭煩  各荷職  擔責任  行敬尊德性而前  話語不該妄論談 任其自然
 
任其自然  妄舉嘩喧  須知罪大瀰天 當要改過愆  真心獻願恆永  前途莫畏狂濤險  表心意立志不應變  勿要相爭言行傲放  不知早已受那歪風染  持正不驚破險  各如弟兄結誼願 勤養  性中固本  慾妄皆盡掃  速常加求自勉  盼將儀規訓話看
 
道德經:天下難事必作於易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修道人面對批評 應如何態度
換個角度  各人看法不同 
孔子弟子  子游與子夏切磋琢磨  子游批評子夏  孰對孰錯子夏和子游教学理念的不同,不是對子游的批判。子夏先教弟子细枝末節,为人之本则在这這些末節之中。子游先注重弟子為人之本的培養。
 
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葯師琉璃光王佛:
洒掃 應對 進退之末節 教後生小子 尤不可忽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