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惦記、憶持不忘,記掛於心上,惦念,
     思念着,形容牢記於心上 
 
清淨道論:
以堅固之想或身念處為因,當知念能堅持、
所緣、如同門柱,同守衛。
 
(一)以生死為念 -
    超生了死的心為念
    常懷懺悔改過之心
 
    道德經云: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一)以生死為念
    濟公活佛慈語 修道若脾氣毛病不改永遠都是眾生,要改的
    地方自己都很清楚,只要用心每個人都可達到目標理想的。
 
(二)以眾生為念
    化人渡眾的心為念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平等觀,慈悲心,渡有緣,
 
    愿力歌:
    三曹普渡未完成 此心志豈可放鬆
    苦海眾生來渡盡 此心志豈可不真
    幽冥弟兄未盡空 此心志豈可變更
    彌勒天下未太平 此心志豈可不誠
 
    活佛恩師慈悲:
    渡挽善緣上慈船
    人能弘道 拯迷眠 成全後學 認真詮 眾生了悟 返故園
 
(三)以了願為念-
    行功了願心為念 
 
    師尊云:
    幸得天道大開普渡,行功立德以功德當以還之,可消解之。
 
    活佛師尊云:
    欲想了你前生債 憑你功德能勾消
 
(四)以不怠為念-
    以精勤的心為念 
    活佛師尊慈悲:
    勸徒修道要趁早 不要臨時抱佛腳
    閻王不斷在警告 不要等到無常到
 
    活佛師尊慈悲:
    當知天時緊急,這道可以辦多久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機會
    可行功了愿亦未知數,是以時運的轉變皆非人為,亦非人所
    能猜測,惟有把握當下振奮起自己的精神,如大鵬一日同風
    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佛陀慈悲:
    晨所睹見,夜則不現,
    昨所瞻者,今夕則無。
    我今少壯,無所恃怙,
    少者亦死,男女無數。
 
(五)以清心為念-
    清淨無染的心為念 
    無所住心
 
    濟公活佛慈訓:
    回心、將心回到本來
 
    每一個人都是隨業、隨念、隨著習性來到人世間,這個習慣
    是過去世所延續下來的,習慣是行為的累積,習慣是起心動
    念後行於外,不知不覺的行為,經過長期的薰染而成為如今
    的習慣、人格特質。
 
    從現在開始,就把它放下吧!因為它不是本來的你,你本來
    無一物,又何處惹下塵埃呢?原來,緣起緣滅,是夢幻泡影
    的識心作用,何必被它牽得團團轉?忙碌的生活讓徒兒都忘
    記自己,忘記「回心」了!
 
    濟公活佛慈訓:真修道
    修道要學的是清靜、智慧,而不是技巧性的知識,要精打細
    算的是性命解脫與否,而不是金錢名位,我們要向聖人看齊
    ,不要跟凡夫比高低,學學聖佛的腳步及德行,學學仙佛渡
    化眾生的慈悲與精神。
 
    活佛恩師慈悲:
    每當徒兒感孤獨的時候、
    別忘了有為師在徒身邊、
    每當徒兒遇難關的時候、
    別忘了有為師伴你走過、
    每當徒兒流淚的時候、
    別忘了還有為師為你擦淚、
 
    活佛恩師慈悲:
    徒兒徒兒!為師會緊緊牽著徒兒的手、走過難關,闖過考驗
    、一關關、一步步、有為師帶著徒兒、走過千山萬水、不要
    怕、不要怕、黎明前的黑暗,不要恐懼、不要恐懼、有為師
    與徒同在,伴著徒兒身邊、懂嗎?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