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無 為 (晚) (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無為:無因緣造作,順其自然,就是不為自己而幹之事。

 
無為  >  有為,分別
   天性 | 人心
大公無私| 私心
   犧牲 | 怕死
   自然 | 不自然
   公平 | 不公平
     常 | 無常
 
無為的重要
1)依理而行
   金剛經: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
   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圓覺經:
   知幻即離 不作方便;
   離幻即覺 亦無漸次。
 
   茶陵陏四句偈:
   我有明珠一顆
   久被塵勞關鎖
   如今塵盡光生
   照破山河萬朵
 
   活佛恩師慈悲:
   無始的無明由天性落入人性。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我們的本性是父母親未生
   之前的本來面目,靈靈覺覺,清清靜靜妙法身,因本性的一念不覺,無始的無
   明由天性落入人性,產生了自我意識,俗稱識神或靈魂,佛教講中陰身,是不
   清靜的。心由意識的世界,含藏了無量世以來無量的善惡種子,有深層有表層
   ,那就是緣起與緣生滅的過程,我們在六道輪迴的變化當中,是空幻不實的,
   全部由靈魂的境界而相續延伸,無生的公理與我們的本性不是法,祂是沒有過
   去、現在與未來的真如實相,由心法與相,透過六根的對境,產生了靈魂的境
   界。
 
   無明 >執 > 貪 > 業力 >苦
  (惑)  著    嗔
                痴
 
 
2) 大公無私
   效天法地;效日月;
   道德經: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如何才能做到無為
1) 去無我相
      金剛經: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
   、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
   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
   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
 
   
2) 物我兩忘   離相布施
   七寶:是金銀、琉璃、車渠、瑪瑙、  珊瑚、琥珀、珍珠。
 
 
   金剛經: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
   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
   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
   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
   前福德。」
 
 

 

   金剛經: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為﹕就是無私心,無私利,不為自己而幹之事,就叫無為
 
無為而為
(一)
  1. 捨私心   
  2. 捨金錢   
  3. 捨名相
   4. 捨情感
  5. 捨慾望
 
  捨金錢
  佛陀說﹕
  「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無住相佈施
  三輪體空﹕施空、受空、物空
 
 
  詩云﹕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二) 無我
     有我罪即生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