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大道心德「為人處世之道」(早)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有德無才尚可栽
有才無德決不用

 

天至尊降
    論:「為人處世之道」

 

為人處世,首重道德,

 

有道德者,品德清高,人人敬之。
 

 

修道者更為重要,若不重視道德,則不得入道門也。

 

為人必須清心寡慾,內心必存敬愛之心,外表必守禮貌之行,自能文質彬彬,

 

身安神健,心靜性朗,善根可種,必受人之敬重也。

 

處世若能知足,自能常樂。蓋知足者,不貪不取,守己安份也。

 

更能隱人之惡,揚人之善,自不結怨於人;既不結怨,自無仇敵,無憂無慮,心安理得,必享天年,長生不老也。

 

無憂無慮,心安理得,必享天年,長生不老也。

 

不知隱人之惡,一味以揭發他人之短為樂趣而拂理妄為,將危及其身;微則傷身,重則傷命;此乃不知隱人之惡之害也。

 

所以處世待人,應以隱惡揚善為本,自有人緣而得人和也。
 

 

詩曰:為人處世必謙和  
      知足無貪樂事多
      隱惡揚善難結怨 
      心安理得德堪歌
 

 

(一) 抱道奉行

(二) 逆來順受

 

心安一心求清靜 堅心學道過光陰
真心能降邪魔繞 大道何曾男女分
作善作惡隨你作 成仙成佛由心成
勸君早發修心願 了卻三心即佛心

 

 


有德無才尚可栽
有才無德決不用

 

為人處世,首重道德,有道德者,品德清高,人人敬之。修道者更為重要,若不重視道德,則不得入道門也。
為人必須清心寡慾,內心必存敬愛之心,外表必守禮貌之行,

 

自能文質彬彬,身安神健,心靜性朗,善根可種,必受人之敬重也。
處世若能知足,自能常樂。蓋知足者,不貪不取,守己安份也。更能隱人之惡,揚人之善,

 

自不結怨於人;既不結怨,自無仇敵,無憂無慮,心安理得,必享天年,長生不老也。不知隱人之惡,一味以揭發他人之短為樂趣而拂理妄為,將危及其身;微則傷身,

 

重則傷命;此乃不知隱人之惡之害也。所以處世待人,應以隱惡揚善為本,自有人緣而得人和也。

 

詩曰:為人處世必謙和 
      知足無貪樂事多
      隱惡揚善難結怨 
      心安理得德堪歌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極老 日夜依門閭而儜望,老淚長流的真正原因!
 

太上王母  降
    論:「為人處世之道」
 

 

為人-人們做出來的事,是否能令人信服(凡是沒有違背良心做

      的,正是人的所為,如果違背良心,你枉為人,是不配做

      一個人) 
處世-人與人之間互相交往,相處 之道,尋找良心軌跡之路

 

「課文」
人既凜天地陰陽之氣,受父精母血而生貴,切不可浪費光陰,蹉跎歲月。少時應勉求學問,尊師重道,在家孝順父母,兄弟姊妹友愛,情似手足,以敦天倫之樂。長大立於社會,應愛國家、愛民族,夫婦相愛,相敬如賓,認真自己所當事業

 

敬老尊賢,禮讓待人,對朋友有信,時時三省吾身,奮發圖強,修身立善,多造功德,勤修八德之仁義禮智忠孝廉節,此乃為人處世之道也。

 

語云:君子用口不用手,
   小人用手用拳頭。

 

論語第三章第七段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

        子。」
 
射-反射的意思,即樹立標桿,漁翁撒網
 

 

其爭也君子-凡事都爭,都拗,
      就不是君子所為。

 

修涵養-心正功夫-提升修養
 
涵-包涵,包容
 
涵養-內心的修煉 
深淵-地獄 

 

「課文」  
為人處世之道既修成,則可修天道,以期靈性光明,靈魂永久不滅之境界,此即修道也。所謂修成內聖外王,才可通神。

 

含宏光大-心態大量,胸襟廣,能辨別善惡,不會上當,不受誘

          惑,亦不會出蠱惑!而且在複雜問題裡,洞察是非曲

          直!處事理智,理智免紛爭。

 

「課文」
內聖者:克己,將自己克制的很清潔,無慾、無私,致良知而在明明德,自能見素抱樸,則成聖、成佛、成仙、成神有何難哉。

 

「課文」
然則,修內聖之功夫,必須先修外王;外王者:犧牲自己的利益,以幫助他人,修功立德,代天宣化,如印贈善書,勸人行善。如見困佈施,舖橋造路,救助貧寒等等善行,皆是外王的工夫。

 

「課文」
所以造功德就是外王,修靈性就是內聖,乃是修道者必經之課程,如能按步勤修,以八德為本,修成一德,則其餘之七德,相繼而成,何患乎道之不成也,願諸迷子,醒而悟之、修之以得之,此乃八德之心德也。

 

怎麼是道盤─是人生的哲理─是賢明有智慧
(多才有德,明白事理,而且有智慧)
 

 3.JPG  

 早) 大道心德-為人處世之道.bmp    

 

理─事物的根據,層次合理。
哲理─用折衷的方法去解決最實際的問題,亦不會失了禮!

折衷─不偏不倚,非常適當!

 

詩曰:內聖外王按序修  須知道果不難求
      認清心德能心悟  處處靈山樂未休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天母至尊降
    論:「為人處世之道」

 

為人處世,首重道德,有道德者,品德清高,人人敬之。

修道者更為重要,若不重視道德,則不得入道門也。

 

為人必須清心寡慾,內心必存敬愛之心,外表必守禮貌之行,自能文質彬彬,身安神健,心靜性朗,善根可種,必受人之敬重也。

處世若能知足,自能常樂。蓋知足者,不貪不取,守己安份也。

 

更能隱人之惡,揚人之善,自不結怨於人;既不結怨,自無仇敵,無憂無慮,心安理得,必享天年,長生不老也。

 

不知隱人之惡,一味以揭發他人之短為樂趣而拂理妄為,將危及其身;微則傷身,重則傷命;此乃不知隱人之惡之害也。

所以處世待人,應以隱惡揚善為本,自有人緣而得人和也。
 

  詩曰:為人處世必謙和 
        知足無貪樂事多
        隱惡揚善難結怨 
        心安理得德堪歌
 

 

心安一心求清靜 堅心學道過光陰
真心能降邪魔繞 大道何曾男女分
作善作惡隨你作 成仙成佛由心成
勸君早發修心願 了卻三心即佛心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