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止:知道所止
止於何處?
大學:止於至善
 
大學:緡蠻黃鳥 止於丘隅
      
人止於玄關
 
大學:
為人君  止於仁
為人臣  止於敬
為人子  止於孝
為人父  止於慈
與國人交  止於信
 
知止的好處:
1)心淨 
   六祖: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六祖:菩提自性  本自清淨  
         但用此心  直了成佛
 
2)心安
   大學:知止而後有定  定而後能靜  
         靜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

 

 

   學庸淺言新註
   「呂祖註解」
   知止於何處  曰止於性天也 心有所歸  而性不問自定矣 
   性定之後  清靜無為  此所謂身有所循 心有所歸 
   性有所安矣  性既安則內聖之功具足  以下慮與得者此其
   外功也
 
   濟公活佛慈語:
   煩惱重的人,芝麻小事也會讓他煩惱,此乃是對於人、事、
   物太過執著之故,不要苛求太多,讓心寛大一點,才不會生
   煩惱。 
 
   活佛師尊慈訓:
   多心自增掛慮  疑心自做困擾
 
3)心正
   語云:
   心正身正事事正 
   心邪身邪事事邪
 
如何能做到知止?
1)意守玄關
   師尊:意守玄關妄不生
   何謂妄心:三心四相
   三心:現在心 過去心 未來心
   四相:人相 我相 眾生相 壽者相
 
   三心四相包含
   分別心  對待心  比較心  計較心  執著心  妒忌心 
   猜疑心  仇恨心  報復心  自私心  貪欲心  嗔恚心 
   愚迷心等等
 
   濟公活佛聖訓:
   萬緣難得寂  我心不受牽
   應物莫隨境  圓滿無缺焉
   心能如止水  寒冰不蕩然
   若無功夫見  稍一則動玄
   雜念妄想起  一念繼一念
 
2)心不外馳
   南海古佛:
   修道之士心要閒  休將凡業擾心田
   貪嗔罣心恩愛纏  難見本來玄妙關
 
3)勤收放心
   孟夫子:人有雞犬放,則之求之,
           有放心而不知求,哀哉。
 
六根: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六塵:色 聲 香 味 觸 法
 
師尊慈悲:
眼觀諸相莫逐塵 耳聞音聲勿動心
鼻嗅芬芳神莫遷 舌嘗美味莫染薰
身在塵境莫逐塵 意守玄關妄不生
六根不隨六識轉 縱在塵紅亦超塵
觀空無我多自在 如在蓬萊復我真
千般煩惱鎖心頭 原來執著心未休
若懂放下隨緣過 自在逍遙覺路修
 
六識:
眼識 耳識 鼻識 舌識 身識 意識
 
活佛恩師聖訓:
心性用功無他法 守玄止一佛性顯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