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未分類文章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 奪其紀算 

 
三台北斗神君:
「三台」包括上台、中台和下台。「上台」管人的生死,「中台」管人的福報,「下台」管人的祿命。
 
在道教,還有南斗星君。南斗主管人的生,北斗主管人的死。人到人道來投生,由南斗星君記錄;人到壽終死亡時,則由北斗星君所紀錄。
 
《業報因緣經》云:
「七星之氣,常結為一星,在人頭上,去頂三寸。」
 
怎樣做才能不被奪其紀算
1)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十惡
   口有四惡-綺語、两舌、妄言、惡口。
   身有三惡-殺、盗、淫
   心有三惡-貪、嗔、癡
 
   十善
   不殺生-發愿流露惻隱之心,我肉眾生肉。
   不盗竊-發愿流露羞惡之心
   不邪淫-發愿流露辭讓之心,男女受授不親。
   不貪心-見利不可忘義心,要知足行布施。
   不嗔心-明智自生化气心,要忍耐除無明。
   不痴心-清高沒有拘束心,滅痴心除妄想。
   不惡口-化惡口為良口。
   不妄言-化妄言為實言,實話實說。
   不綺語-化绮語為誠語,不誨淫誨盜的說話。
   不两舌-化两舌為宣化口。
 
   五眼
   1.肉眼-肉身所具之眼
   2.天眼-色界天人所有之眼.修禪定而得.不問遠近,內外日夜
          能見。
   3.慧眼-二乘見真空無相之理智。
   4.法眼-菩薩為度眾生,照見一切法門之智。
   5.佛眼-佛陀具備之四眼
 
如何能保持堅定不变清淨心才不被奪其紀算?
修持性  心  身
荀子言性惡 - 象也 - 血心也。
告子言性有善有不善 - 氣也 - 人心也。
孟子言性善 - 理也 - 道心也。
 
詩云:
十字街头失主人,
眼睛亮亮尋母親;
月娘娘啊何方找,
一指明師告我真。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帝作斯語。願人奉行。
言雖淺近。大益身心。
戲侮吾言。斬首分形。
 
帝作斯語。願人奉行。言雖淺近。
大益身心。戲侮吾言。斬首分形。
 
「吾」讀音 帝
 
帝作斯語:帝君話以上我所講的經文
願人奉行:願普天下之人皆能信受奉行
言雖淺近:然而道理淺白,希望世人能自覺遵行
大益身心:只要持之以恆,必然對身和心有莫大益處
戲侮吾言:尚有戲弄侮或輕視我所講的道理
斬首分形:一定會遭到斬頭,分裂他的身體
          斬首分形-即天律
 
成語:金科玉律,指的是不可更改的法律條文或規則制度,即天
      條論天律(刑律),則分為杖(杖刑)、徒(苦力)、遣(
      降職)、流(流放針決)、扎針(可能會降低修為)、處
      斬分形(魂飛魄散),另有四種不常出現的刑罰,為萬死
      萬生、貶下界、灌鐵丸、法外苦楚(私刑)等。以上都是
      天律裡面刑罰
 
經文略分有六章
第一章由「帝君曰至禮神明」句,是全篇綱領,勸人要為善去惡
          ,忠孝節義,乃人道之大綱
第二章由「奉祖先至教子孫」句,說明倫常之道,是為善之先務
第三章由「時行方便至吉星照臨」句,指陳眾善奉行,望世人奉
          行以召福報
第四章由「若存惡心至遠報子孫」句,詳言為惡致禍之事,明其
          報之不爽 
第五章由「神明鑒察至作惡禍臨」句,承上二章福善禍淫之說,
          回應首章神明握鑒察之柄,以警人悔悟 
第六章由「吾作斯語至眾善奉行,毋怠厥志」句,著墨福善之事
          ,勉世人奉此經而行 
 
如何效法關聖帝君 如何依經而行:
(一)敬天地。禮神明
      天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天有雷電之威,地有蜂蠆之
      毒,天地有自己的規矩,萬物有自己的法則,人們應當對
      天地有所敬畏,有所感恩。要知道天地並不是喜歡人們對
      他敬畏,而是人們應存一顆感恩心。懂得敬畏天地,敬畏
      生命,
 
      敬畏大自然,是為人的根本,知道什麼可以做,
      什麼不能做,做事守規距,用真誠,不違背原則和良知。
 
      禮神明,遵從禮節,一絲不苟,如同神在。
 
(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古詩云:
      從來天運總循環,報應昭彰善惡間。
      信是冥冥原有主,人生何必用機關?
 
      《易傳》: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積善積德的人,會有福報;作惡多端的人,會有災殃,
      這既是生物界的自然法則,也是天道運行的客觀規律。
 
      理學家邵雍:
      有人來問卜,如何是禍福。我虧人是禍,人虧我是福
 
      語云:
      路不鏟不平,事不為不成;
      人不勸不善,鐘不敲不鳴
 
(三)明因釋果
      因果,又叫業、因、果、報。
      業:梵文譯音,意為造作、活動。
          
指一切身心活動,包括身、口、意三業。
          業就是因。果是結果。報是報應,回報。
          緣就是條件。當因緣結合,才產生果報。
 
      佛經偈語: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涅槃經》: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1.現報
       2.生報
       3.後報
 
       華嚴經: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
               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修道:信心比相信更為重要
 
       師尊慈悲:君子自強無自棄,盡己一分功果圓,
                 不分厚薄只論志,信心不改定可圓。
 
       星雲大師每日八省:
        一.省己說話不當 
        二.省己行為不正
        三.省己存心不良 
        四.省己思想不純
        五.省己待人不公 
        六.省己事親不孝
        七.省己對上不敬 
        八.省己憤世不平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曲集悔過自新說

性︐吾自性也︔德︐吾自得 也。我固有之也︐曷⾔乎新︖新 者︐復其故之謂也︐辟如日之在 天︐⼣而沈︐朝而升︐光體不增 不損︐今無異昨︐故能常新。若於本體之外︐欲有所增加以爲新︐ 是喜新好異者爲︐而非聖⼈之所 謂新矣
 
月慧菩薩
觀世態  亂不堪  如⾈在海起狂瀾
⼑兵刦  ⽔⽕殘  遍地⼲⼽不平安
惡孽⼦  墜深淵  善返天堂樂無邊
試想想  捫⼼⽥  ⼈非聖賢誰無偏
因⼩錯  成⼤過  罪貫滿盈重如山
⾃犯過  不檢點  因⽽造下⼤刦殘
世局混  惡多端  惟有正道挽救全
 
南屏道濟
身處世謙前  恨以往省焉
氣耿耿定靜  過遷善佛顏
悔內疚無畏  前途無量照凡
⽽⾃新天理  理莫爲達前
 
懺悔切須格物慾  妄念不起現真顏
當知失⾜永墜落  ⼼起妄想冤孽纏
於今速速改其過  三天時間發誠虔
⼀有偏倚考魔降  至時難保爾身安
若無真⼼實懺悔  費盡功夫實枉然
往後亦是無効⽤  寃孽照樣纏身邊
到時悔過空悲嘆  招魔惹考空⾃憐
 
《佛說四⼗二章經》
第五章轉重令輕
佛言︓「⼈有眾過︐而不自悔︐頓息其⼼。罪來赴身︐如⽔歸海︐漸成
        深廣。若⼈有過︐自解知非︐改惡⾏善︐罪自消滅。如病得汗︐
        漸有痊損耳。」
 
爾師天然
忽進忽退修表⾯  不反省察不誠虔
狹窄之⼼生嗔恚  貪求享受愿不前
好聽讒言心不正  魔上其身悞⼈前
 
改過之法
一、慚愧⼼
二、知恥⼼
三、敬畏⼼
    ⼼鬼為愧︐⼼中有鬼也︐斬⼼為慚︐斬除⼼中之鬼︐是為慚愧︐⼈若
    知慚愧・常斬⼼中之鬼︐則鬼無處藏︐無處⽣︐⼼中無鬼則問⼼無愧。
    知恥則⽣覺︐失恥則入迷︐佛者覺也︐修道證佛︐以恥入⼿︐恥者三
    省之原因︐改過之動⼒︐清濁分班皆視修⼦有否知恥之⼼。
 
    天佛院遊記
    曾國藩:⼼存敬畏︐⾏有所⽌
 
四、精進⼼
    八⼤⼈覺經第四覺知
    懈怠墮落︐常⾏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月慧菩薩
⼩錯漸積⼤過累  切勿懈怠有放鬆
佛魔皆在⼀念判  牢拴⼼猿意⾺⾏
改過⾃新天良現  新我戒律新⽣⾏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