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考驗
魔—磨鍊

 

語云:不受魔難不成佛。蓋有真道,即有真考。考所以驗真偽,魔所以改過失;不考則真偽難辨,不魔則過失難改。不但修道者如是,凡所以建大業、成大器者,莫不考魔兼受,艱苦備嘗。

 

孟子云:『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又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可見考魔為人生必歷之階。若夫修道者,一則發願成真,二則悔心解冤,考魔一層,更要自行解脫。

 

魔考臨身,自然動心,於動心時而能忍性,乃見增益所不能也。考由天降,魔由人招,人若發願修行,自當堅決意志,受辛吃,忍辱持戒,立功證果。但心意是否堅固,修行是否真誠,不有考驗,何能見其本真?

 

況拔選賢能,消解冤孽,更須嚴行考煉,大加魔難。故上天降考,原為成全愛護之慈心,並非故意為難。

考有順考,逆考,有借事考,有借病災考。舉凡富貴亨通,則為順考;貧苦災難,則為逆考。逆考易悟,順考難覺

 

「火侯、見解、學問、操守、 志向」

 

考有順考,逆考,有借事考,有借病災考。舉凡富貴亨通,則為順考;貧苦災難,則為逆考。逆考易悟,順考難覺

 

 

至於魔障,乃為人生應有之過程,尤其修行家,更所難免。良以人落後天,往往慾盛理衰,舉止行動,不合軌道,或輕舉妄動,或矜驕狂傲,種種失當,難免魔障迎生,揆之因果報應,亦為自然之理。

 

 「課文」
考有順考,逆考,
有借事考,有借病災考。
舉凡富貴亨通,則為順考;
貧苦災難,則為逆考。
逆考易悟,順考難覺。

 

魔障—(一)惡魔作的障礙
   (二)心魔作的障礙

 

金公祖師慈悲:
「陰陽做化天地,人之生育陰陽而交。便有善惡之分。修道過程,有佛便有魔,魔之責,考退修道不堅。」

 

「課文」
至於魔障,乃為人生應有之過程,尤其修行家,更所難免。良以人落後天,往往慾盛理衰,舉止行動,不合軌道,或輕舉妄動,或矜驕狂傲,種種失當,難免魔障迎生,揆之因果報應,亦為自然之理。

 

「課文」
良以人落後天,往往慾盛理衰,舉止行動,不合軌道,或輕舉妄動,或矜驕狂傲,種種失當,難免魔障迎生,揆之因果報應,亦為自然之理。

 

「課文」
如能小心謹慎,從容中道,魔障自然消滅。即來之非禮、災出無妄、冤出無因,亦當逆來順受、忍耐包含。

 

中道—無過無不及

 

(一)毋我-不要有我念,一有我念、便起他念,我他對立,則生私

    心、魔就乘隙入矣。
(二)毋親-不要有親念 ,一有親念 ,便有疏念,親疏對立,則生愛

    憎、魔就乘隙入矣。

(三)毋重-不要有重念 ,一有重念,便有輕念,重輕對立,則生紛

    擾、魔就乘隙入矣。
(四)毋高-不要有高念 ,一有高念,便有下念,高下對立,則生不

    平、魔就乘隙入矣。

(五)毋老-不要有老念 ,一有老念 ,便有少念,老少對立,則生生

    死、魔就乘隙入矣。
(六)毋強-不要有強念 ,一有強念 ,便有弱念,強弱對立,則生爭

    持、魔就乘隙入矣。
(七)毋大-不要有大念 ,一有大念 ,便有小念,大小對立,則生計

    較、魔就乘隙入矣。
(八)毋尊-不要有尊念 ,一有尊念 ,便有卑念,尊卑對立,則生貴

    賤、魔就乘隙入矣。

(九)毋是-不要有是念 ,一有是念,便有非念,是非對立,則生罪

    惡、魔就乘隙入矣。
(十)毋逆-不要有美念 ,一有美念,便有惡念,美惡對立,則生色

    慾、魔就乘隙入矣。

有人打老拙。老拙先倒了。
有人駡老拙。老拙笑嘻嘻。
涎吐我臉上。任他自乾了。
我亦省力氣。他亦免煩惱。

 

「課文」
總之誠心向道、矢志修行,自應忍受考魔,自然減少考魔。修道者,不可不注意及之。

 

院長大人慈悲:「靈性修好、
               越考越自在。」

考罷三場定大案
三千六百聖,
四萬八千賢

 

 

活佛老師慈悲:萬法依理導人前,不借奇異怪力談;
              末後時期佛魔並、考驗修兒否明全;
              真人本來佛性有、佛心養性放光鮮;
              一念善起除內魔、不受外因擾心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ktakh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